四十七士人同仇。四十七士心同谋。一盘中供仇人头。
哀哀燕雀鸣啁啾。泥首泣诉围松楸。臣等无状恐为当世羞。
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。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瓯。
君亦有国民,不敢兴师修戈矛。犹复腼颜视息日日偷。
臣等非敢国法雠。伏念国亡君死实惟仇人由。当时天使来,奉命同会酬。
环门观礼千人稠。彼名高家实下流。骂我衣冠如沐猴。
笑我朝会啼秃鹙。我君怒如鲠在喉。拔剑一发不复收。
乌知仇人不死翻贻家国忧。臣等闻变行叹复坐愁。
或言死拒或言死请无能连一筹。同官臭味殊薰莸。
一国蒙戎如狐裘。最后决意报雠同力戮,洒血书誓无悔尤。
四十七士相绸缪。蹈间伺隙忽然岁一周。昨夜四更月黑至鸺鹠。
众皆衷甲撑铁兜。长梯大椎兼利鍭。或逾高墉或逾沟。
开门先刃铃下驺。大呼转斗如貔貅。彼仇人者巧藏驱,如椽银烛遍宅搜。
神恫鬼怒人焉瘦,闯然首出霜锋抽。彼盘之中血髑髅。
先公犹识伧父面目不?此一匕首先公所赐绕指柔。
请公含笑试吴钩。忽复赍齐恨埋九幽。臣等事毕无所求。
愿从先君地下游。国家明刑有皋繇。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。
不愿四十七士戴头如赘疣。唯愿四十七士骈死同首丘。
将军有令付管勾。纲舆分置四诸侯。明年赐剑如杜邮。
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。一时惊叹争歌讴。观者拜者吊者贺者万花绕冢每日香烟浮。
一裙一屐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杖一笠一歌一画手泽珍宝如天球。
自从天孙开国首重天琼矛和魂一传千千秋。况复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贲育俦。
到今亦穗义士某某某某四十七人一一名字留。
内足光辉大八州。外亦声明五大州。
赤穗四十七义士歌。清代。黄遵宪。 四十七士人同仇。四十七士心同谋。一盘中供仇人头。哀哀燕雀鸣啁啾。泥首泣诉围松楸。臣等无状恐为当世羞。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。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瓯。君亦有国民,不敢兴师修戈矛。犹复腼颜视息日日偷。臣等非敢国法雠。伏念国亡君死实惟仇人由。当时天使来,奉命同会酬。环门观礼千人稠。彼名高家实下流。骂我衣冠如沐猴。笑我朝会啼秃鹙。我君怒如鲠在喉。拔剑一发不复收。乌知仇人不死翻贻家国忧。臣等闻变行叹复坐愁。或言死拒或言死请无能连一筹。同官臭味殊薰莸。一国蒙戎如狐裘。最后决意报雠同力戮,洒血书誓无悔尤。四十七士相绸缪。蹈间伺隙忽然岁一周。昨夜四更月黑至鸺鹠。众皆衷甲撑铁兜。长梯大椎兼利鍭。或逾高墉或逾沟。开门先刃铃下驺。大呼转斗如貔貅。彼仇人者巧藏驱,如椽银烛遍宅搜。神恫鬼怒人焉瘦,闯然首出霜锋抽。彼盘之中血髑髅。先公犹识伧父面目不?此一匕首先公所赐绕指柔。请公含笑试吴钩。忽复赍齐恨埋九幽。臣等事毕无所求。愿从先君地下游。国家明刑有皋繇。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。不愿四十七士戴头如赘疣。唯愿四十七士骈死同首丘。将军有令付管勾。纲舆分置四诸侯。明年赐剑如杜邮。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。一时惊叹争歌讴。观者拜者吊者贺者万花绕冢每日香烟浮。一裙一屐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杖一笠一歌一画手泽珍宝如天球。自从天孙开国首重天琼矛和魂一传千千秋。况复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贲育俦。到今亦穗义士某某某某四十七人一一名字留。内足光辉大八州。外亦声明五大州。
黄遵宪(1848年4月27日~1905年3月28日)晚清诗人,外交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字公度,别号人境庐主人,汉族客家人,广东省梅州人,光绪二年举人,历充师日参赞、旧金山总领事、驻英参赞、新加坡总领事,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,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。工诗,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,有“诗界革新导师”之称。黄遵宪有《人镜庐诗草》、《日本国志》、《日本杂事诗》。被誉为“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”。 ...
黄遵宪。 黄遵宪(1848年4月27日~1905年3月28日)晚清诗人,外交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字公度,别号人境庐主人,汉族客家人,广东省梅州人,光绪二年举人,历充师日参赞、旧金山总领事、驻英参赞、新加坡总领事,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,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。工诗,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,有“诗界革新导师”之称。黄遵宪有《人镜庐诗草》、《日本国志》、《日本杂事诗》。被誉为“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”。
送何乔仲赴阙四首 其一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招摇有桂树,结根南海湄。蒙茏度霜霰,皎洁常不移。以兹孤直性,贡之白玉墀。春风被兰茝,荣耀同一时。虽有艳阳质,比君璚树枝。明堂备榱桷,海寓瞻巍巍。丹青洵云美,玄素岂所睽。无言愧桃李,幸得仰容辉。
病起小斋即事。。郭谏臣。 不到名园久,春残花事稀。林香还入坐,草色欲沾衣。乔木干青汉,层台落翠微。平生耽胜赏,日暮竟忘归。
花园即事呈常。唐代。赵嘏。 烟煖池塘柳覆台,百花园里看花来。烧衣焰席三千树,破鼻醒愁一万杯。不肯为歌随拍落,却因令舞带香回。山公仰尔延宾客,好傍春风次第开。
新雷。明代。何巩道。 忽忽春光暗里催,道心生处夜闻雷。十年旧恨都成梦,一夕新愁尽化灰。灯影照来将老鬓,雨声吹入未残杯。东风莫遣林花落,记得樱桃昨夜开。
薛端明挽章三首。宋代。曹彦约。 客本何为者,逢公幕府开。兵间虽有志,度外本非才。流不音何在,高风首屡回。只今岩石望,宁忍泰山颓。